完善电力市场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措施和手段,改进监管方法,提高对技术、安全、交易、运行等的科学监管水平。
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完善工作运行机制,确定专门工作机构和人员,明确职责和任务分工,确保电力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顺利开展。根据我省电力发展实际,在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供需平衡和保障优先购电、优先发电前提下,通过逐步增大直接交易比例,分阶段分步骤放开发用电计划。
现货市场建设初期,日前交易由电力调度机构组织,在现货交易具备条件后,将日前交易适时移交电力交易机构。探索形成参与直接交易的发电能力和用电量间的合理比例关系,确保用户用电特性稳定、避免电力市场非理性竞争。加大电网企业趸售电价和保底电价监管力度,探索电网企业承担保底供电服务的兜底机制。全省统一的电力交易平台搭建完成后,积极引导市场主体依托平台参与挂牌交易和集中竞价交易,支持年度优先电能量合同、市场合同电量依托平台开展交易。结合电价改革进程,系统梳理并逐步配套改革不同电力用户、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源之间的交叉补贴。
按照循序渐进、风险可控的原则,选定一定范围和区域开展售电侧市场化交易试点。三是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和电价形成机制尚未健全完善,电价难以及时反映用电成本、市场供求状况和环境保护支出,易导致电力资源配置发生扭曲和错配。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成立售电主体,允许其从发电企业购买电量向用户销售。
广东的售电侧改革引入市场竞价交易,激起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同一售电公司可在多个供电营业区内售电。海南省电力体制改革试点方案海南省目前电力交易总量小,发电侧发电主体少。除优先发用电计划外,逐步实现其他上网电量以市场交易为主,不再纳入发用电计划。
1、开放用户购电选择权。6、推进竞争性售电业务放开试点工作。
市场交易价格可以通过双方自主协商确定或通过集中撮合、市场竞价的方式确定。结合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开展京津冀区域电力中长期市场交易和现货市场业务。无所不能从新批复的5个方案中截取了亮点如下,各自细细体味:北京市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1、推进输配电价改革工作。配合国家能源局开展京津冀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相关工作,科学制定调峰、调频、备用等交易规则,建立无功补偿、黑启动等辅助服务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
5、开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组建股份制黑龙江电力交易中心,对现有的交易中心进行股份制改造,依托黑龙江电力交易中心开展市场化交易,制定详细的交易规则,逐步完善交易模式和交易机制。第二阶段目标(2018年及以后):基本建成电力市场化体系。1、完善电力直接交易机制,扩大直接交易规模。
包括电网企业的售电公司。同一供电营业区内可以有多个售电公司,但只能有一家公司拥有配电网运营权,并提供保底供电服务。
除了6日批复的试点方案,山东、安徽、湖北、四川、河南、辽宁、陕西、新疆等多地都上报了试点方案。完成输配电价核定工作。
推动形成可再生能源参与市场竞争的新机制,有效缓解弃风弃光问题。建立合理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机制和收费机制,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北京市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甘肃和海南开展电力体制改革试点,福建和黑龙江将进行售电侧改革试点。不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独立售电公司。在具备条件的开发区、产业园区和重点功能区开展增量配电业务放开试点工作,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增量配电业务。大力推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化建设,满足我市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公司以外的存量配电资产视同增量配电业务。制定售电公司准入条件与退出机制,制定售电业务监管细则。
试点区域内鼓励以混合所有制发展配电业务。推进全市大用户、售电主体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
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组建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建成电力交易平台并规范运行。
6日获批的5地,除海南外,涵盖了国网区域的东北、西北、华东市场,一改此前主要在南方电网区域热火朝天的形式,会激发各地地方政府争相通过电改执行地方调结构、发展经济的政策。积极推进电网企业相对控股的京津冀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工作,并争取其在京落户,建设京津冀统一的电力市场。福建省售电侧改革试点方案福建境内的售电公司分为三类。目前鹤岗经济开发区全部由国家电网供电,主要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750兆伏安主变压器1组。
鼓励以混合所有制方式发展增量配电业务,以高新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园区、工业园区及农村电网为重点,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放开增量配电投资业务。随着试点地区增多,国家电网区域的电改推动将进入新的时期,电改落地也将提速。
进入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的地方涵盖了北京、云南、贵州、广西和山西五地。黑龙江省售电侧改革试点方案选定在黑龙江鹤岗经济开发区先行开展售电侧改革试点,探索建立竞争充分、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
在继续扩大省内电力直接交易电量规模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跨省跨区电力直接交易,适时开展现货交易,规范和完善以中长期电力交易为主的直接交易机制。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放开试点工作。
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探索形成可再生能源参与市场竞争的新机制,积极采取参与电力直接交易、置换自备电厂发电权、新能源清洁供暖示范等多种举措促进新能源就近消纳。组建股份制福建电力交易中心,对现有的交易中心进行股份制改造。鼓励以混合所有制方式发展增量配电业务,以园区型相对集中的负荷等为重点。不过业内普遍的观点认为,目前试点区域的实践,还看不到有可以普遍推广的经验,即便广东市场竞价活跃,但无法推广到其它地方和全国范围。
参与直接交易企业的单位能耗、环保排放均应达到国家标准。根据最新的情况,年底前全国基本都将进行输配电价核定试点。
1、有序放开试点区域发用电计划。适时成立电力交易机构,承担电力市场交易管理职能。
逐步完善可再生能源发展机制,鼓励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为主的分布式能源发展,提升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能力和利用比例。尝试建立电力现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